早年经历
张景祁生于书香门第,自幼工诗词,早年活跃于江浙文坛,与晚清文人谭献、薛时雨等交游。同治十三年(1874年)中进士,后任福建武平知县。
台湾仕宦
光绪年间调任台湾,历任淡水、基隆等地官职。亲历中法战争(1884年法军入侵基隆),其词作中多有对台湾风物及战事的描写,如《秋霁·基隆秋感》即反映战乱中的忧国之情。
晚年归隐
晚年辞官归乡,潜心著述,卒年不详,约在光绪末年。
张景祁以词闻名,属“浙西词派”后期代表,词风清丽婉约,亦不乏雄浑之气。其作品题材广泛,既有咏史感怀,亦有关注时局之作,尤以台湾题材独具特色。
代表词集
《新蘅词》九卷,收录词作200余首,多反映晚清社会动荡与个人身世之感。
《研雅堂诗文集》亦收录其诗文作品。
词作特点
《秋霁·基隆秋感》
“盘岛浮螺,痛万里胡尘,海上吹落……问谁击楫,誓扫蛟鼍?”
——以基隆战役为背景,抒发抗敌壮志。
《曲江秋·马江秋感》
“寒潮怒激,看战垒萧萧,都成沙碛……”
——哀叹中法战争(马尾海战)后的凄凉景象。
《望海潮·基隆为全台形胜》
“海天东障,山回北拱,苍茫巨浸鸿濛……”
——描绘台湾基隆的壮丽山海。